第四百二十五章 快快拉住他-《大唐全能奶爸》
第(2/3)页
呼……大家送了口气,那就好,那就好。
李二微微一笑,“都听到了吧,秦王已经安排好了,就按秦王指示办。”
噗……什么叫就按我说的办?我,我说什么了?我说的是能不打就别打。怎么听你们的语气,好像是我已经定好了什么时候开打一样?别误会呀。
卫国公李靖使劲揪着胡子,沉思良久,开口问出了心头为难,“殿下,高句丽虽然不如颉利势大,但若是灭国,草原却比高句丽好灭。当初前隋大业帝三次远征都失败了,而我们,即便是五年后,怕也经不起连年大战。”
李元英不解道:“当初三征高句丽,不是因为对方反复无常假投降,加上国内动乱四起,相互掣肘才致劳民伤财三征无果吗?这种情况,大唐应该不会出现吧,至少,本王不接受他们的投降。”
“怎么?五弟你不知道?”李二很是诧异。
“知道什么?莫非还另有隐情?”
卫国公李靖是经历过那场战争的,开口解释道:“殿下,如果后两次大战是因为国内,那么第一次绝对不是。初征高句丽,前隋准备很充分,水陆并进,连士兵带后勤征调的民夫,足足百万人。
当时前隋名将如云谋士如云,可以说不下于如今的大唐,甚至还有过之。
可惜啊,败在两点,其一就是,高句丽先进的海军战船,半岛三国很重视海军发展,首战失利,前隋吃了大亏。这也导致大业帝痛定思痛,后来竭力发展造船事业。”
李元英皱眉道:“海军?战船?那这么说,我大唐如今的海军和战船,连前隋都赶不上,就别提和高句丽一较高下了。第二点呢?”
“第二点就是粮食,后勤补给线太长,举个例子,十斤粮食从长安或者江南启运,运到战场前线,最多剩下三斤,路上就要七斤消耗。因此,百万人的生计,不耐久战,而高句丽地处东北,一年有半年都是冬天,这一点,可以说是败在天时。”李靖感慨说。
李二补充了李靖没说完的话,“后来大业帝下令开凿修通京杭大运河,也是为了南粮北调,但为时已晚,连年征战劳民伤财,不等再战高句丽,内部已经烽烟四起。”
第(2/3)页